用於高溫環境
通過調整氮化參數,可以產生不同的表面硬度和硬度分佈。與其他工藝如表面硬化相比,其優勢在於變形較小,因為從氮化溫度冷卻時沒有轉變過程。純度要求和結構均勻性確保了均勻的機械性能,即使在大尺寸情況下也是如此。
產品搜尋器
Search & filter
通過調整氮化參數,可以產生不同的表面硬度和硬度分佈。與其他工藝如表面硬化相比,其優勢在於變形較小,因為從氮化溫度冷卻時沒有轉變過程。純度要求和結構均勻性確保了均勻的機械性能,即使在大尺寸情況下也是如此。
我們提供客製化的滲氮鋼,用於各種應用和組件。生產在電弧爐中進行,然後在鋼包爐中完成。鋼材可以鑄造成錠模鑄造或連續方坯鑄造。
電渣重熔爐(ESR)和真空電弧爐(VAC)可用於提供具有高度結構均勻性和純淨度的高級滲氮鋼。ESR去除非金屬夾雜物,而LBV則確保特別純淨的狀態。
我們的Nitrodur滲氮鋼用於各種應用:
該鋼材提供了定制的強度範圍、韌性和熱成型性能。冷成型性和可加工性取決於分析和微觀結構的形成,可以通過合金化和熱處理進行優化。Nitrodur的質量通過熔煉、二次冶金、連續鑄造、熱成型和熱處理以及先進測試設備中的高工藝可靠性和現代化設備得以保證。
滲氮作為改善元件表面性能的方法,特別是在硬度、耐磨性和疲勞強度方面
滲氮是一種重要的熱化學過程,其中氮被引入工件的外層。氮碳共滲涉及氮和碳的引入。氮在鐵素體固溶體中的溶解度不高,會以氮化物形式沉澱,形成封閉的氮化物層。隨後是擴散區,這使得鋼基體硬化。
滲氮的溫度通常在350°C到590°C之間,以促進氮的擴散。滲氮層可以厚達500 μm,硬度值可達> 1000 HV。由於沒有體積變化,變形的風險很低。根據DIN EN 10085:2001-07的滲氮鋼用於此類工藝。
氮通過吸附、吸收和擴散進行轉移。外部化合物層表現出多孔性,而擴散層則增加了強度和耐磨性。條件和材料選擇的變化會影響層結構。從擴散層到核心硬度的過渡是平滑的。
淬火和回火過程中的回火溫度影響硬度的增加和回火抗性的提高。合金元素如鉻、鋁、鉬和釩會影響表面硬度。含鋁的鋼容易形成氧化物,這可能阻礙氮的擴散。
滲氮層的質量取決於均勻、細晶的基本結構。回火狀態通常比退火狀態更好。較高的合金含量增加了表面硬度和殘餘壓應力,但會影響氮的擴散和可達到的硬度。
熱化學氮化過程
氣體氮化和氣體氮碳共滲是熱化學過程,進行的溫度範圍為450°C到590°C。氣體氮化專注於釋放表面層的氮,而氣體氮碳共滲則同時引入碳。氧氮化使用氧氣來加強過程。這些過程能夠實現多種層結構和硬化深度,適用於不同的組件尺寸,但由於可燃氣體的存在,需要特殊的安全措施。
等離子氮化和氮碳共滲在350°C到590°C的溫度範圍內進行。正離子撞擊組件並確保表面清潔。然後加熱過程,脈衝放電改善過程的均勻性。一種特殊的輝光放電技術使得均勻的刺繡得以實現。這種等離子過程能夠實現精確的層構建、最小的尺寸變化和低粗糙度。然而,組件的放置需要精確安排,因為等離子無法穿透小於0.6 mm - 0.8 mm的間隙。
在鹽浴氮碳共滲中,組件浸入570°C ≤ T ≤ 590°C的熔融鹽中30至120分鐘,然後淬火。這一過程產生具有高耐磨性的塗層並提高抗疲勞強度。處理步驟包括預清洗、預熱、氮碳共滲、冷卻/氧化和清洗。該過程具有干擾阻力並允許高批量密度。然而,它不適合於沒有碳擴散的純氮化。化合層厚度和擴散深度之間的比率只能在有限的範圍內變化。
我們提供選擇在我們自己的硬化店中對製造的零件進行熱化學熱處理 - 可以選擇氣體氮化、碳氮共滲或氮碳共滲。氣體氮化是在短期和長期氮化的溫度範圍內進行,適用於尺寸為900 x 600 x 600 mm的零件。我們提供等離子氮化,適用於尺寸約為1200 x 1900 mm和800 x 1300 mm的批次。我們可以處理直徑從5.5 mm到900 mm Ø的鋼材。
除了工程鋼之外,我們還生產不銹鋼和工具鋼,這些鋼材在某些限制範圍內也可以進行氮化。